除夕不可遗忘的节日主食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食物也日益丰富。特别是除夕时.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物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尽管各式菜肴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却难觅主食的身影。从合理营养的角度来说,这种饮食结构是不合理的。鉴于此,节日饮食应注意主食的摄入,尤其要做到“三化“,即简单化、定量化、杂粮化。
简单化 所谓主食,主要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豆类、薯类等。然而,人们却把主食的范围扩大了,烧卖、油条、春卷、奶黄包等含有淀粉的食物,都被当成主食对待。
事实上,这类食物的脂肪、热量等含量较高(表1),多吃对健康无益。而且往往会导致体重增加。节日饮食中,菜肴已经非常丰盛。蛋白质不会缺乏,质量也不差。此时最需要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米面食品,如米饭、面条等,而非各种制作精细、“营养丰富”的点心。
也就是说,主食应尽量简单化。另外。节日期间,还可以吃到多种零食。这些包装精美、味道各异的零食,也常常被当成主食,无疑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一般地说,在餐前2—3小时内不能随意吃零食。以免影响正常进食。
定量化 除夕期间,不管是外出就餐还是在家吃饭,菜肴尤其是荤菜的种类都较多,每样吃几口人就饱了,往往再也吃不下主食。主食摄入不足,副食特别是革莱吃得太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也相应增多,很可能会引起肥胖及其并发症。
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无限制地吃菜,以保证主食的进食量:主食应“定量”,健康成人每天至少在3O0克以上。很多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这也是不科学的。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糖类含量并不高,过多进食水果和蔬菜,可能会影响到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杂粮化现在,人们吃的主食越来越精细,基本上都是精白米、精白面等。所以,有人提出了“讲营养,吃粗粮”的口号,这是符合营养学要求的。稻米在碾白加工过程中,米糠全部被丢弃;反复碾轧后.就只剩下淀粉及少量蛋白质。
可是,米糠包括果皮、种皮、糊粉层、米胚芽等,其中包合了稻米64%的营养素,是稻谷精华之所在。米面是人们获得维生素B1、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最方便、最重要的来源。
如果因精加工而损失殆尽,则需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偿。燕麦、大麦、荞麦、粟米、玉米、高粱米等杂粮,都含有白米、白面中所缺乏的营养素,可起到有益的补克作用。因此,日常饮食应适当地增加杂粮制品,节假日也应如此。杂粮中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这对除夕饮食也是很好的调剂和补充(表2)。
事实上,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可分为五类,即谷类,蔬菜及水果类,畜、禽、鱼虾肉及蛋类,奶、奶制品和豆、豆制品类,油脂类。每天的饮食中都要包括这五类食物,节日期间还应注意上述主食“三化”原则。才有利于人体健康。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除夕吃饺子的来历和演变 下一篇:除夕传统禁忌大盘点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