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治疗舌癌?
中医学将舌癌归属于“舌岩”“舌疳”“舌蕈”范畴。如《丹溪心法》与《疡科心得集》载:“肿突如泛莲,或状如鸡冠,舌本短缩,不能伸舒,言语时漏臭涎……甚至透舌穿腮、汤水漏出,是以又名翻花岩也。”《医宗金鉴》称:“舌疳,其症最恶,初如豆,次如菌,头大蒂小又名舌菌,久久延及项颌,肿如结核,坚硬而痛,皮色如常,因舌不能转动,迭送饮食,故每食不能充足,……日渐衰败,百不一生”。
中医治疗——辨证分型治疗
舌癌的辨证,初期以邪实为主,呈火毒结聚之证,继则虚实夹杂,晚期往往邪盛正衰,呈气血两虚状态。临床上可按病程辨证论治,并作随证加减。
1.初期
证候:舌部生一小硬结,形如豆粒,常在舌边,触之较硬,或长大如菌。或有糜烂、溃疡,久治不愈,疼痛不适,涎唾腥臭,口干,尿少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清心泄火,解毒散结。
方药:导赤散化裁。川连、木通、生甘草,淡竹叶、赤芍、草河车,山栀、山豆根、丹皮,生地,车前草、白茅根、蒲公英。
见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溃疡出血者,加仙鹤草、地榆以止血;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以通便泄热。
2.中期
证候舌癌硬结增大,可见糜烂、溃疡、容易出血,疼痛难忍,面颊耳部亦痛,舌体活动困难,妨碍饮食言语,涎唾多量臭秽,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数。
治法:泄火解毒,散结止痛。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黄芩、黄柏、桃仁、生甘草、栀子,山豆根、半枝莲,草河车、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仙鹤草、薏苡仁。
若兼见口干甚者,加知母、玄参滋阴降火;纳呆气短,夜寐不安加白术当归及茯神以健脾安神。
3.晚期
证候:舌体肿大满口或溃疡明显,易于出血,舌伸缩不能,开口、饮食困难,口气臭秽,项及颌下肿块累累,或透舌穿腮,汤水流出,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精神委顿,舌淡苔腻,脉弦细而数。
治法:补血益气,解毒散结。
方药: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化裁。白术、知母、生甘草,当归,山豆根、党参、茯芩、玄参,生地,黄芪、仙鹤草、半枝莲。
若出血较甚,加白及、地榆以止血;颈及颌下肿痛甚者,加夏枯草、海藻以加强散结之力;若证见阴虚不足,虚火内生,则加沙参、天冬、石斛,或知柏地黄丸为主方化裁。
以上分期,为舌癌演变之概况,三期之间并无严格界线,总以清热解毒、散结攻实为主,尤其是邪盛正不衰之初、中期。然本病的发生与正虚有关,苦寒之品易伤脾,病程日久易损正,因此,要注意顾护正气,祛邪而不伤正。
舌癌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学 舌癌 中医药学 舌癌治疗 免费索取舌癌资料
上一篇:舌癌要怎样诊断 下一篇:引发口腔癌的病因有哪些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