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化验方法
前列腺是包绕在男子膀胱下方、尿道周围果核样大小的一个腺体,为男性所特有。前列腺癌高发于老年男性,有资料显示,1996年在美国诊断的前列腺癌为317000例,占男性恶性肿瘤的41%,已超过肺癌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较欧美各国低,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条件改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已跃居第三位,前列腺癌正悄悄地影响着我国50岁以上男性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由于前列腺癌位置隐蔽,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即使有所不适,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视。当肿瘤增大压迫尿道,出现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又往往与前列腺肥大相混淆。因而,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所确诊的患者多数已为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病例,或已发生转移。并且前列腺癌只能在其被膜被侵犯前诊断才能被根治,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治疗前列腺癌的关键。
临床上常用的有关前列腺癌的检查有:前列腺直肠指检、超声检查、X线造影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尿液及前列腺液细胞学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等,近年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检验方法的出现,提高了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减少了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人数,因此,这些化验也成为临床上常用的前列腺癌检查项目。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种酶,正常前列腺和癌变前列腺都分泌PSA,存在于精液与血液之中。血清PSA正常范围在0~4ng/ml,但变化范围决定于年龄和种族。
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T比值)
PSA在血清中以游离态和结合态存在,游离态PSA(F-PSA)在血清中浓度低于结合态。游离态PSA与总PSA(T-PSA)的比值称为F/T比值,其正常值>0.16。F/T比值减少时,表明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增加。
血清酸性磷酸酶(PAP)
正常的或癌变的前列腺上皮细胞都能产生血清酸性磷酸酶。但癌灶未侵越前列腺包膜时,此酶不进入血液循环,因此,血清酸性磷酸酶的检测值应很低;当癌灶局部扩散或转移时此酶显着增高。测定血清酸性磷酸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前列腺癌辅助诊断方法。酸性磷酸酶显着增高者,很可能有前列腺癌,而且还很可能有广泛的转移。此外,测定此酶还能判断前列腺癌的预后,即血清酸性磷酸酶在治疗前增高,经过治疗后下降,说明病情好转;如果仍继续增高,则表示复发或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若血清酸性磷酸酶在正常范围,并不能完全排除前列腺癌或其转移的存在。同样,经过治疗的病人,血清酸性磷酸酶转为正常也不能说明绝对没有复发的可能。另外,还要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炎等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均可致血清酸性磷酸酶值升高。因此,血清酸性磷酸酶检测需要与PSA检测等其他前列腺癌诊断方法联合应用,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血清酸性磷酸酶的正常值为0~4单位/100毫升(金氏法),超过10单位/100毫升表示有前列腺癌及转移。
前列腺癌诊断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化验方法 免费索取癌症肿瘤资料
上一篇:常见的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前列腺癌诊断的方法有什么呢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