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癌症肿瘤 --> 前列腺癌 --> 前列腺癌常识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前列腺是位于膀胱下方的一个栗子状的腺体,有尿道从中间通过。它分泌的液体是精子的营养液,也是精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般不受侵犯。临床上常将髂内淋巴结称为闭孔淋巴结,位于髂外静脉内侧,沿髂内血管走行是最重要的应清除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近年依靠CT及MR,但不能发现小病灶。淋巴造影可发现70%~90%的转移。但假阴性和假阳性较高,近年较少应用。最有价值的诊断的改良的淋巴结清除术,即切除髂内外血管与闭孔间的淋巴结,作为分期比较精确,可以避免既往清除髂血管,闭孔、盆壁、髂前淋巴结后所造成淋巴漏、淋巴肿,下肢肿等并发症,因为即使广泛的清扫并不能阻止已有的扩散。

(三)远处转移 静脉泌尿系造影发现输尿管梗阻时,说明肿瘤已侵犯精囊、膀胱颈和淋巴结,并有远处转移的可能。

骨转移常见,仅次于淋巴结。全身同位素扫描增强而平片正常应想到是转移。肺x线照相可发现肺转移,常为淋巴管扩散,结节状少见。

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与前列腺癌转移有关,但缺乏特异性。近年用放射免疫测定可提高其特异性。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前列腺抗原测定有待提高其特异性。C期前列腺癌20%~70%有酸性磷酸酶升高,有淋巴结转移亦升高,如果持续升高则肯定有骨转移。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升高者在手术后下降,是预后较好的象征。在包膜内的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经前列腺导管排泄,前列腺癌时,癌细胞产生的酸性磷酸酶无导管排出或导管被癌病变梗阻,酶吸收入血循环,以至酸性磷酸酶升高。

通过以上检查,前列腺癌即可分期,文献统计A期占10%~20%,B期25%,C期25%,D期35%,说明发现时半数以上已经不是局限的病变,临床分期常低于实际病变范围。

治疗

前列腺癌的治疗可分为前列腺根治术、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学治疗。主要根据肿瘤分期选用各种方法,Al期是前列腺增生手术时偶然发现的癌,病变局限在3个高倍视野以内,多数分化良好,大部分病人病情稳定,约2/3不作治疗者病变可缓慢发展,仅有1%左右可能死于癌,由于其预后良好,一般不主张行前列腺根治术或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应定期随诊,行直肠指诊和B超检查,测定血酸性磷酸酶,A2期不作治疗35%可扩展,应考虑行前列腺根治或放射治疗。B期前列腺癌应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B1期多数分化较好,手术时可发现5%~20%有转移淋巴结,根治手术后15年无癌生存的达50%~70%B2期行前列腺根治术可发现50%已侵犯精囊,25%~35%有淋巴结转移,如手术无转移淋巴结,则86%癌病变局限于前列腺。B2期根治术后15年无癌生存者25%,因此有主张同时进行放疗,C期治疗比较困难,半数盆腔淋巴结已有转移,一般C期行根治手术者必须配合放疗或内分泌治疗,5年生存率60%左右。10年生存30%~36%,15年无癌生存者11%,D期主要用放射,内分泌和化学治疗,5年生存30%左右,以下分别讨论各种治疗方法。

(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主要适用于前列腺癌局限在前列腺以内者,但没有已侵犯精囊和淋巴结者经根治手术后获长期生存。以前常用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近年普遍采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手术并发症有:阳萎、完全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直扬损伤。尿道膀胱吻合口狭窄另外有切口感染,血栓栓塞,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死亡率1%~5%。目前较广泛应用的该手术即“保留神经的前列腺根治术”。                                   

(二)放射治疗 外照射80%~90%,A、B期前列腺癌可得到控制,失败常因为有转移,10%为局部照射无效,25%~30%兼有远处转移和局部无效。所用放射治疗者70%在24个月内,5年无肿瘤生存率B期最高为80%,C期最高为56%,有统计肿瘤侵犯直肠、膀胱、盆壁、输尿管无癌生存超过3年者,放射治疗

|<< << < 1 2 3 > >> >>|

前列腺癌常识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 免费索取癌症肿瘤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维生素摄入过多易得前列腺癌

>> 返回前列腺癌常识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