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辨证论治
根据临床表现,其证型可分为肝气郁滞、瘀毒蕴结、湿热内阻等,治宜疏肝理气、祛瘀解毒、清热利湿。
1.肝气郁滞
临床表现:胁肋胀痛,右胁包块,脘腹胀满,口干口苦,或恶心呕吐,舌质淡红,或有瘀紫,脉弦涩。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止痛。
处方:后辛汤、逍遥散加味方等。
①后辛汤(《医醇剩义》)
组成:柴胡3 g,郁金6 g,广术3 g,当归6 g,茯苓6 g,栀子皮3 g(姜汁炒),蒺藜12 g,枳壳3 g,合欢花6 g,佛手1.5 g。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组成:柴胡10 g,甘草10 g,枳壳10 g,川芎10 g,白芍30 g,香附15 g,白术15 g,石打穿20 g,当归20 g,茯苓20 g。
用法:以上药物,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瘀毒蕴结
临床表现:右胁胀痛、刺痛或绞痛,牵及肩背,肝区可触及肿块,拒按,口苦食少,大便秘结,舌质暗红有瘀点,或舌下静脉迂曲,舌苔薄黄,脉弦。
治法:凉血解毒,祛瘀消结。
处方:龙胆草汤、解毒抗癌汤等。
①龙胆草汤(《中医肿瘤防治大全》)
组成:白毛藤30 g,龙胆草30 g,夏枯草15 g,续随子9 g,穿山甲9 g,鸡内金9 g,昆布9 g,海藻9 g,海浮石9 g,通草9 g,阿魏1.5 g,斑蝥1.5 g。
用法:以上药物,水煎,每日1剂,分2次空腹服。
②解毒抗癌汤(《肿瘤学》)
组成:白花蛇舌草30 g,石见穿30 g,蒲公英15 g,金钱草20 g,山栀lO g,郁金10 g,枳壳12 g,柴胡9 g,玄胡12 g,白茅根18 g。
用法:以上药物,水煎,每日1剂,分2次空腹服。
3.湿热内阻
临床表现:皮肤巩膜黄疸,口干口苦,食少,恶心欲吐,尿黄,大便秘结,右胁下胀痛或胃脘胀闷,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利胆退黄。
处方:大分清饮、大茵陈汤、利胆抗癌汤、茵陈龙胆汤等。
①大分清饮(《景岳全书》)
组成:茯苓、泽泻、木通各9 g,猪苓、栀子、枳壳、车前子各3 g。
用法:用水230 ml,煎至170 m1,去滓。空腹温服。
②大茵陈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茵陈、黄柏各4.5 g,大黄、白术各9 g,黄芩、栝楼根、甘草、茯苓、前胡、枳实各3 g,栀子4.5 g。
用法:上药为1剂,以水900 ml,煎取300 m1,去滓。分3次服。
③利胆抗癌汤(《肿瘤学》)
组成:虎杖30 g,金钱草30 g,茵陈15 g,木香6 g(后入),大黄9 g(后人),枳壳15 g,黄芩6 g,白花蛇舌草30 g,麦芽15 g。
用法:以上药物,水煎,每日1剂,分2次空腹服。
④茵陈龙胆汤(《中医肿瘤防治大全》)
组成:茵陈30 g,山栀15 g,大黄10 g,龙胆草10 g,柴胡10 g,泽泻10 g,木通10 g,甘草10 g,菝葜20 g。
用法:以上药物,水煎,每日1剂,分2次空腹服。
胆囊癌治疗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胆囊癌辨证论治 胆囊癌 免费索取癌症肿瘤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