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癌症肿瘤 --> 大肠癌 --> 大肠癌常识 --> 大肠癌

大肠癌

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恶性肿瘤起源于粘膜上皮或粘膜下间叶组织。其中由粘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大肠癌,为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期病程为5-20年。

4、寄生虫病:我国资料表明,部分晚期血吸虫病亦并发大肠癌。一般认为大肠粘膜上血吸虫卵长期沉积,可造成粘膜反复地溃疡、修复以及慢性炎症等病变,出现腺瘤状增生,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

5、年龄:结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65岁之间。年龄越大患结肠癌的危害越大。

6、结肠癌的家庭历史:增加了直系亲属患这种病的危险,一些家庭情况,如家族性息肉病,给结肠癌患者带来许多的危害。

其它因素:缺钼﹑经常接触石棉﹑便秘﹑大便量少﹑肠腔内厌氧菌数量增多、溃疡性结肠炎、高食物脂肪、低食物纤维也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

所以,比较肯定的易感人群是包括:1/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遗传性肠息肉综合症或结肠我年性腺瘤性息肉等疾病的病人及其家庭成员。2/已确诊大肠腺瘤的病人。3/患溃疡性结肠炎者。4/血吸虫病病人。

除上述人群外还有以下易感因素的人也应注意积极预防大肠癌:1/老年人。2/肥胖者。3/以肉类为主食者。4/大肠癌病人的直系亲属。5/维生素D的缺乏者。6/移居海外的华人。7/大量饮用啤酒者。8/大肠癌高发区居民。9/已行胆囊切除的人群。

临床表现

一、早期大肠癌

早期多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和病情的继续进展,才显露出症状。实际在临床上已出现症状的患者,其局部病变已往往明显严重,甚至到了晚期。

二、晚期大肠癌

大肠癌一旦进入晚期,可出现较明显的症状,但有些症状并非特异,且与癌肿所在的部位有关。

1.右侧结肠癌 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腹胀,腹痛,腹部压痛,腹部包块,进行性贫血。包块位置随病变位置而异。盲肠癌包块位于右下腹,升结肠包块位于右侧腹部、结肠肝曲包块位于右上腹,横结肠包块位于脐部附近。此外可有发热、消瘦,并有穿孔及局限性脓肿等并发症,此时病变已进入最晚期。

2.左侧结肠癌 由于乙状结肠肠腔狭小,且与直肠形成锐角,因而易发生狭窄和进行性肠梗阻,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以排便次数增多。由于梗阻多在乙状结肠下段,所以呕吐较轻或缺如,而腹胀、腹痛、肠鸣及其肠型明显。癌肿破溃时,可使粪便外染有鲜血或粘液。梗阻近端肠管可因持久性膨胀、缺血、缺氧而形成溃疡,甚至引起穿孔,也可发生大量血及腹腔脓肿。

3.直肠癌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有血液或粘液,伴有里急后重。由于癌肿可侵犯骶丛神经,可出现剧痛。如果累及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尿急、尿血等症状。癌肿侵犯膀胱,可形成膀胱直肠瘘管。直肠癌也可引起肠梗阻。

鉴别诊断

 

(1)直肠肛门指捡  肛指检查简单易行,直肠指检目前仍是直肠癌手术前一系列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2)实验室检查

1)大便隐血试验:此方法简便易行,是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有条件者还可应用免疫学方法以提高正确率。

2)血红蛋白检查:凡原因不明的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者应建议作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CEA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因此不适合作为普查或早期诊断,但对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方面具有一定帮助。

(3)内镜检查  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内镜检查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并能取活检作病理学诊断。纤维结肠镜检查就目前而言是对大肠内病变诊断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绝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由内镜检查发现。

(4)双重对比造影  传统的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早期癌和大肠腺瘤显示

|<< << < 1 2 3 > >> >>|

大肠癌常识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大肠癌  大肠癌 免费索取癌症肿瘤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大肠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返回大肠癌常识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