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漫话 --> 蛤蚧脰能鸣 蟾蜍眉有毒

蛤蚧脰能鸣 蟾蜍眉有毒

蛤蚧性平味咸,入肺、肾经,有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之功效。

蛤蚧,又名蛤蟹、大壁虎,《本草纲目》称其为“仙蟾”,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蛤蚧性平味咸,入肺、肾经,有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劳、肺萎、喘咳、咯血、消渴、阳痿等。蛤蚧多栖树洞山岩中或墙壁上,扑食昆虫、小鸟等为食。现代研究表明,蛤蚧的提取液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本草纲目》引《顾玠海搓录》云:“蛤蚧牝牡上下相呼,累日,情洽乃交,两相抱负,自堕于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分劈虽死不开,乃用熟稿草细缠,蒸过曝干售之。”

西汉杨雄在《杨雄方言》中曰:“桂林之中守宫能鸣者,俗谓之蛤蚧,盖相似也。”清代赵翼《岭南物产图》曰:“蛤蚧脰能鸣,蟾蜍眉有毒。”似也在描写“牝牡相呼”。现代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戏答谢严文井兄送蛤蚧酒》曰:“早知蛤蚧壮元阳,妻老敦伦事久忘。偶见红颜犹崛起,自惭白发尚能狂。久经考验金刚体,何用催情玉女方。圣世而今斥异化,莫谈污染守纲常。”

此《蛤蚧图》,蛤蚧在墙上攀爬,旁置菊花,提示菊开之时为一年中捕获蛤蚧的最后时段。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蛤蚧  蛤蟹  大壁虎  补肺益肾  定喘止嗽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从佛心仙技谈中医传承创新        下一篇:经络穴位图的传承印迹

>> 返回中医漫话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